顾奎光
【注释】衙署联:指科举考试。名场似弈无同局;比喻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众多,而录取名额有限,竞争激烈。吏道如诗有别裁:比喻做官之道与写诗一样,需要有创新和独特之处。 【赏析】这是一首咏怀诗,借科举考试的激烈来抒发作者的感慨。首句“名场似弈无同局”,比喻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众多,而录取名额有限,竞争激烈。次句“吏道如诗有别裁”,比喻做官之道与写诗一样,需要有创新和独特之处。整首诗以棋喻试,以诗喻仕,寓意深刻
诗的逐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舟行杂咏” - 解释: 描述的是诗人在旅途中对各种事物或情景的感想。 - 注释: “舟行”指的是乘坐船只旅行;“杂咏”表示随处吟咏,即边走边写的感受。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自由自在、随意抒发情感的情景。 第二句:“孤帆水驿遥” - 解释: 描述了孤零零的帆船驶过远处的水驿。 - 注释: “孤帆”指孤独的船帆;“水驿”是水上的驿站。 - 赏析
【注释】 白雨:指春雨。冒:冒出。千山:指连绵不断的山峰。清泉:清澈的溪流。散:流淌。万壑:指山谷。云岚:云雾和山岚。互:相互。冥蒙:迷蒙不清。雷电:指雷声。间作:有时出现。祫衣:祭服。生微寒:使身体感到凉意。蓬窗:形容窗户小而简陋。萧邈:凄凉寂寞。书卷:指书籍。陈:陈列、铺开。古今:从古至今。抗心:振奋精神。良:确实。有托:有所依托。物役:外物所役使,即被外物役使。谁能辞:谁能免除。尘缨
【注释】 1. 乾坤:天地。 2. 旦气:清晨的清新之气。 3. 清晓:早晨,天刚亮的时候。 4. 汀苹(chí píng):水边长出的野草。 5. 霞光:晚霞的光,即夕阳。 6. 尘表:尘埃之上,指高远之地或精神世界。 【赏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诗人早起乘舟行于江上的景色和感受。首句写晨曦,次句写舟中之景,三、四两句写船上所见,五、六两句写舟外之景,最后两句写舟中之感。诗中处处有景,景中含情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象的五言绝句。下面是逐句释义: 第1句:“萧萧风气寒,冷冷露华白。” - 注释:“萧萧”形容风吹过的声音,“风气寒”表示秋风的寒冷。“冷冷”形容霜雪覆盖下的世界显得清冷。“露华白”指的是早晨霜降后,露水凝结成白色的霜花。 -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一个秋日清晨的景象,霜气笼罩下的树木、河流和田野被染上了一层白霜,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清新而又宁静的感觉。 第2句:“清辉升东南
【注释】 山中多赤杨:指山林中生长着许多红杨树。 江上多丹枫:指江河之畔生长着许多丹枫树。 摇落晚:指秋天的树木开始凋零,落叶。 处瘠苦外癯,閟塞乃内充:意思是说,虽然身处贫瘠艰苦的环境,但依然能够保持自己的体态清瘦,精神充实。 所以延年者,常栖岩壑中:意思是说,之所以能够长寿,是因为经常在山岩和山谷之间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赤杨和丹枫为题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首先明确这是一首边塞诗,内容是写江水汹涌,人与大自然搏斗的壮景。诗人用“急”字写出水流湍急的特点,“怒”字写出水流奔腾的气势。接着写舟夫奋力拼搏的情景,他们齐心合力,勇往直前,最终战胜了惊涛骇浪。最后写吴侬舟楫之利,以及人们安澜后的喜悦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喜爱之情。 【答案】 译文: 楚江上有很多险滩,急流从山崖间涌出。
【解析】 这是一首写舟行险滩的诗,诗人在描绘险滩时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把水比作勇猛的壮士、不制三尺浪的万重山。诗人通过描写自己乘船过险滩时所见所感,写出了险滩的惊险和自己的体验。 【答案】 勿言水懦弱 在险能用壮。盘回万重山 不制三尺浪。混混循崖行 约束戒奔放。屈曲必如意 性本无背向。触石石忽怒 爱怒不受障。一过波澜平 柔克贵善让。我行历诸滩 顺逆固殊状。曾读老氏书 观物知所尚
六月朔得谔斋弟书 窃禄成濡滞,离家有岁年。 每听连夜雨,更忆对床眠。 任性难谐俗,谋身拙信天。 宁知折腰后,种秫尚无田。 注释: 1. 六月朔(shíyuèsù):农历每月的初一。朔,月初。 2. 窃禄(qiè lù)成:窃取(别人的)俸禄。 3. 濡(rú)滞:沾湿停滞。 4. 离家(kāi jiā):离开家乡。 5. 岁年:一年。 6. 连夜雨:连夜下个不停的雨。 7. 对床眠(duì
六月朔日得到哥哥的书信 听说慈闱健在,平安地收到你的来信。 自从分别以来,儿女们都很想念你,而我们弟兄俩也都很孤寂。 边远之地依然羁留宦游,家乡的山也没有安定下来。 今晚归家的好梦,暂时驱散我旅途的愁思。 注释: 1. 六月朔:农历六月初一日,为阴历正月初一。 2. 得谔斋弟书:得(得到)谔斋(弟弟的字)的弟弟的信。 3. 闻道慈闱健:听说慈闱(即母亲)很健康。 4. 平安:安好,安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