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送桃乡农归长水

江城又是经年别,中山柳疏多少。院雨梧桐,池香菡萏,赢得凄凉怀抱。乡程更杳,纵有梦难寻,鸳鸯湖小。水驿西风,这番输尔赋归早。
一绳新雁横处,霜林飞小骑,鞭扑红枣。鸦觜锄儿,鸭头艇子,摒挡还家诗料。柴门闭好。怕楚尾勾留,雪中才到。老屋花南,蜡梅应放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台城路·送桃乡农归长水》是清代诗人龚翔麟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品概述
  • 创作背景:该词作于清代,由浙江仁和(今属杭州)人龚翔麟所写,是其在江城经年离别后的作品。词中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以及农民归家的情境,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家乡的思念。
  • 主题内容:诗词通过对中山柳、梧桐、菡萏等自然元素的描写,展现了江城的自然风光及农民归途中的艰辛。同时,通过使用象征手法,如新雁横处暗示了季节的变化与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归家者的深情厚意。
  1. 诗词原文
    江城又是经年别,
    中山柳疏多少。
    院雨梧桐,池香菡萏,
    赢得凄凉怀抱。
    乡程更杳,
    纵有梦难寻,鸳鸯湖小。
    水驿西风,这番输尔赋归早。
    一绳新雁横处,霜林飞小骑,
    鞭扑红枣。
    鸦觜锄儿,鸭头艇子,
    摒挡还家诗料。

  2. 诗词鉴赏

  • 自然描绘:诗中对中山柳、梧桐、菡萏等景物的描写,不仅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景致,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宁静。
  • 情感表达:通过对农民归家的深情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苦劳作后的满足感以及对他们辛勤归家的赞美。
  • 文化内涵:词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也有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台城路·送桃乡农归长水》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词作,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深刻的人文关怀。龚翔麟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厚的文学素养,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