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灵隐白谷载一两公

交游多半在禅丛,为忆巾瓶事远公。
一棹钟声残照里,六桥山色暮寒中。
遥天落木风尘老,旧国平芜烟水空。
相送虎溪成久别,比来吟兴复谁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灵隐白谷载一两公》是明代诗人顾湄所作。这首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体验以及对禅宗文化的向往。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顾湄(1653年-),号抱山,江苏太仓人。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精通经义,并且对诗文创作有深厚的造诣。顾湄在陈瑚和徐乾学的延请之下,得以深造,其诗作在当时受到广泛赞誉,与黄与坚等人齐名,被称为“娄东十子”之一。
  2. 诗作内容:《寄灵隐白谷载一两公》这首诗以禅宗文化为主题,通过描绘灵隐寺周围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禅意生活的向往。诗句中的“为忆巾瓶事远公”暗示了诗人曾在此地与高僧对话、交流思想的经历,这种经历让他产生了深深的怀念和对佛法的敬仰。
  3. 诗作风格:顾湄在《寄灵隐白谷载一两公》中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隐喻,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禅意的世界。例如,“遥天落木风尘老”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还暗含了岁月流转的哲思。

顾湄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对于研究明代文化和佛教禅宗具有重要意义。

《寄灵隐白谷载一两公》不仅展示了顾湄作为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和文化的某些侧面。通过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以及他们在文学和哲学上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