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首先要求学生了解全诗内容,然后根据诗句的理解,分析诗人的情感。注意“凭君莫问当年事”中的“凭”,是“请”的意思,不要随便提起当年的事情。 【答案】 译文:万里长江在望尽处收束,高皇亲建阅江楼。云开蓬岛星河曙,月出卢龙天地秋。碧草自生宫寝路,青山仍绕帝王州。请君莫问当年事,禾黍同归六代愁。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七绝。首句写登楼所见之景,点明楼的所在
【注释】 石城:即石头城,今江苏南京市的古称。笳鼓:指古代军中的号角和战鼓。东还:指东汉光武帝刘秀从长安返回洛阳,因在建武元年,故称东还。王粲:《文选》李善注:“王粲《登楼赋》:“登高望所,涕流沾襟。”又《七哀诗》:‘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飘零:漂泊。涛:波浪。鱼龙:指江中的水族。莫说:别说。“南”与“北”:指南北两方。 【赏析1】这首诗的题意是诗人到南京后触景生情而写的一首怀古诗
【注释】 寄灵隐白谷:在杭州灵隐寺一带。 一两公:指朋友。 交游多半在禅丛:交游,交谊。禅丛,佛教丛林的聚集地。 巾瓶:古时用布制成的头巾,这里指僧帽。 巾瓶事远公:指僧人远公(慧理)。 一棹钟声残照里:棹,船桨。钟声,梵语“撞钟”,佛教徒撞钟以报时辰。残照,夕阳。 六桥山色暮寒中:六桥,指钱塘江上的六座桥。山色,指钱塘江两岸的山色。暮寒,傍晚的寒气。 遥天落木风尘老:遥天,高高的天宇
【译文】 在湖南水路的尽头,你和我相隔遥远。 夜深人静,只有蛩声和雨声相伴, 而大雁却飞进了蒙蒙薄雾之中。 茅屋千间,我依然穿着布衣, 身居深山,但戎马之乱已远离。 我知道你也放下了机心, 与我一样,过着淡泊的生活。 【注释】 寄唐:寄诗给唐代朋友。 湖村:指洞庭湖畔的乡村。 带水湖南路:湖南一带是水乡,故说带水湖南路。 宿雁入烟微:宿雁指秋去春来的候鸟,秋天时它们向南迁徙,春天时返回
交游多半在禅丛,为忆巾瓶事远公。 一棹钟声残照里,六桥山色暮寒中。 遥天落木风尘老,旧国平芜烟水空。 相送虎溪成久别,比来吟兴复谁同
带水湖南路,故人来往稀。 暗蛩鸣雨急,宿雁入烟微。 千卷只茅屋,一身仍布衣。 深居戎马外,知尔亦忘机。
顾湄是清代的诗人,字伊人,号抱山,出生于江苏太仓。 顾湄在年轻时就显露出非凡的文学才华,他通晓经义,十二岁时便有《为上者与民争利论》一文问世,其见解深刻而独到,令宿老深感诧异。顾湄不仅才华横溢,还是陈瑚的高弟,徐乾学的延馆弟子。他的诗作和散文都颇具特色,尤其在诗歌领域,他与黄与坚等同称为“娄东十子”
顾湄是清代的诗人,字伊人,号抱山,出生于江苏太仓。 顾湄在年轻时就显露出非凡的文学才华,他通晓经义,十二岁时便有《为上者与民争利论》一文问世,其见解深刻而独到,令宿老深感诧异。顾湄不仅才华横溢,还是陈瑚的高弟,徐乾学的延馆弟子。他的诗作和散文都颇具特色,尤其在诗歌领域,他与黄与坚等同称为“娄东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