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亭依旧,记从吾游者,二三仙侣。今日莲花开已遍,翠盖团团无数。荷露烹茶,碧筒吸酒,又听萧萧雨。远山遮尽,片云应是催句。
欲暮白鹭成行,避人沙渚,拍拍冲天去。争忍西风容易落,怕见断烟寒浦。菰米随波,红衣堕露,花里谁能住。明灯双桨,笙歌一派归路。
念奴娇 · 和姜白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顾太清《念奴娇 · 和姜白石》是清代著名词人顾太清创作的一首词作,它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也表达了她对友情、历史和自然美的深切感受。顾太清,字子恭,号云中直指,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位女词人,她的这首《念奴娇 · 和姜白石》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情感,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从创作背景来看,顾太清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南宋与金朝的南北对峙使得民族矛盾激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姜夔作为一位杰出的音乐家和词人,其作品往往蕴含着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精神的颂扬。而顾太清在创作《念奴娇 · 和姜白石》时,正是这种时代情绪与个人感慨相互交织的时刻。通过词作,她不仅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面貌。
从艺术特色上看,顾太清的这首词作体现了宋代词风的精髓,特别是“婉约派”的特色。词中的“泛舟西湖赏红莲,曾与鸳鸯为侣伴。三十六处荷花淀,许多游人未曾见,水佩风裳不一般”等句子,不仅描绘了西湖美景,也体现了词人的高超艺术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姜夔本人在历史上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在音乐、诗词方面的造诣都非常高。因此,在词作中融入姜夔的生平事迹和艺术成就,既显得合情合理,又增添了词作的历史厚重感。
顾太清的《念奴娇 ·和姜白石》,不仅是对她个人生活和情感的记录,也是对那个时代文化的一次深刻反思和传承。通过对这首词作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领略到古代诗词的美学魅力,也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