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 傀儡

傀儡当场任所为。讹传故事惑痴儿。李唐赵宋皆无考,妙在妖魔变化奇。
驾赤豹,从文狸。衣冠楚楚假威仪。下场高挂成何用,刻木牵丝此一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鹧鸪天·傀儡》是清代词人顾太清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描绘傀儡的变化奇巧以及其背后的故事,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下面将从多个角度介绍《鹧鸪天·傀儡》:

  1. 词作原文与翻译
  • 原文:傀儡当场任所为。讹传故事惑痴儿。李唐赵宋皆无考,妙在妖魔变化奇。
    驾赤豹,从文狸。衣冠楚楚假威仪。下场高挂成何用,刻木牵丝此一时。
  • 译文:傀儡在舞台上随意操控,传说迷惑了那些愚蠢的孩子们。关于李唐和赵宋的记载都不存在,但它们的神奇变化确实令人称奇。
    他们驾驭着赤豹,跟随着文狸,穿着华丽的服饰,展现出威武的姿态。然而最终的结局却是高挂起来,成为过去的记忆,用木头和绳子来牵引它们,这是一段短暂的时光。
  1. 作品背景及作者介绍
  • 作者生平:顾太清,字子春,清朝女词人、诗人,满族。她是纳兰性德的妻子。顾太清精于词学,尤重周邦彦和姜夔之作,致力于咏物和题画,与纳兰性德齐名,有“满洲词人,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称。
  • 作品特点:顾太清的诗词以婉约风格著称,她的词作多关注女性情感与自然景物之间的微妙关系,擅长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使得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艺术魅力。《鹧鸪天·傀儡》便是她这种创作风格的体现。
  1. 文学赏析与评析
  • 艺术特色:顾太清在《鹧鸪天·傀儡》中展现了其精湛的艺术造诣。通过对傀儡的描述,不仅传达了对古代戏剧艺术的赞美,还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 主题思想:词中的“傀儡”象征着人们对于外在形象的依赖与追求,同时也暗喻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名利的追求可能带来的空虚。
  • 语言风格:顾太清的语言清新脱俗,善于捕捉细微的情感变化,使读者能够在词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波动和审美情趣。
  1. 文化价值与影响
  • 历史地位:顾太清是清朝著名的女词人之一,她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她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也为后世提供了研究清朝文化和艺术的重要材料。
  • 后世影响:顾太清的诗词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来的文人在她的作品中找到了灵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

《鹧鸪天·傀儡》是顾太清在其词坛生涯中的佳作之一,它不仅展示了顾太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