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 梦。次屏山韵

幻影浮泡,原无凭据。个中变化纷如缕。也生欢喜也生愁,其间似有通神处。
念切情真,千头万绪。相逢未准飘然去。轻如蝴蝶腻如云,寒衾不耐天明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踏莎行·梦次屏山韵》是一首词作,由清代女词人顾太清创作,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复杂情感和深刻的人生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

  1. 作者简介:顾太清(1799-约1876),字子春,号太清,满族女性,清朝词人的代表之一。她精于诗词,尤重周邦彦、姜夔之作,并致力于咏物、题画的创作。同时,她还擅长诗作,有《东海渔歌》等多种作品传世。

  2. 作品原文
    幻影浮泡,原无凭据。个中变化纷如缕。也生欢喜也生愁,其间似有通神处。念切情真,千头万绪。相逢未准飘然去。轻如蝴蝶腻如云,寒衾不耐天明雨。

  3. 整体翻译

  • 在幻影中漂浮不定,没有确凿的根据和证据,其中的变化纷繁如同细丝。时而充满喜悦,时而忧愁,似乎与某种神秘的力量相连。
  • 内心情感真切而复杂,千头万绪难以理清。虽然相遇未定,但最终只能飘然而去。轻盈如同蝴蝶般美丽而细腻,寒冷的被子无法抵御天明前的雨露。
  1. 词句注释
  • “幻影浮泡”:描述虚幻的景象或想法。
  • “原无凭据”:表示一切事物都是空无根据的。
  • “个中变化纷如缕”:形容事物变化多端且纷繁。
  • “也生欢喜也生愁”:指情绪起伏不定,既有快乐也有忧愁。
  • “通神处”:可能是指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或境界。
  • “念切情真”:表示情感真挚,思念深切。
  • “千头万绪”:形容事情复杂,思绪繁多。
  • “飘然去”:形容离别时的潇洒自在,不受约束。
  • “轻如蝴蝶”:形容轻盈美好。
  • “腻如云”:形容柔软细致。
  • “寒衾不耐天明雨”:比喻内心的寒冷和孤独,无法忍受天明前的雨露。
  1. 白话译文
  • 幻影中的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没有真实的依托和证据。其中的变化纷繁复杂,有时充满欢乐,有时充满忧愁,仿佛与某种神奇的力量有关。
  • 内心的情感真挚而复杂,思绪万千,无法理清。虽然相遇并未确定,但最终还是飘然而去,如同轻飘飘的蝴蝶般美丽而细腻,又如同冷清的被子无法承受天明前的雨露。
  1. 创作背景
  • 顾太清作为满洲女词人,与纳兰性德齐名,被赞誉为“满洲词人,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她的创作深受传统文化和女性意识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咏物、题画的喜爱和研究。
  1. 名家点评
  • 对于这首词的评价,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它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有人则认为它体现了女性词人的独特审美和情感世界。
  1. 轶事典故
  • 顾太清的生平事迹丰富,除了文学创作之外,她还涉猎了医学、音乐等多个领域。她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留下了许多轶事和典故。

《踏莎行·梦次屏山韵》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也是对个人情感世界的深刻剖析,展现了顾太清作为一位女词人的才华和情感深度。这首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女性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