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影浮泡,原无凭据。个中变化纷如缕。也生欢喜也生愁,其间似有通神处。
念切情真,千头万绪。相逢未准飘然去。轻如蝴蝶腻如云,寒衾不耐天明雨。
踏莎行·梦
幻影浮泡,原无凭据。个中变化纷如缕。也生欢喜也生愁,其间似有通神处。
念切情真,千头万绪。相逢未准飘然去。轻如蝴蝶腻如云,寒衾不耐天明雨。
注释:
①踏莎行:词牌名。本调双调,五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平韵。
②幻影:幻觉。浮泡:比喻虚幻、空幻不实之物。也无凭据:没有真实的凭借或证据。
③个中:其中。也生:也有。欢喜:欢乐。愁:忧愁。
④通神:与神灵相通。
⑤念切:思念深切。真情,真心实意。万绪:纷繁复杂的情丝。
⑥相逢:相遇。飘然:自由的样子。
⑦轻如蝴蝶:比喻轻飘飘的像蝴蝶一样。油腻如云:比喻身体黏糊糊的像云彩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写梦境的词。《踏莎行》是宋词中的小令。它以“幻影”起笔,点明全词的抒情对象是梦境。“幻影”一词,既表明了主人公对梦境的清醒认识,又揭示了梦境的虚幻性质。“原无凭据”,说明这种梦幻般的感受不是由某种现实因素引起的,而是由于内心空虚造成的。
“也生欢喜也生愁”,这两句是对梦境中的感受作了具体而形象的概括。在梦中,作者经历了各种感情的起伏和变化,时而感到高兴愉快,时而又感到忧愁烦恼。“也生欢喜也生愁”,既反映了梦者的主观心态,也揭示了梦者的心理活动。
“其间似有通神处”,这是一句富有哲理性的话。它表明,在梦与现实的界限上存在着一种神秘的联系,即梦可以沟通人的精神世界,使人产生超现实的体验;同时,它也揭示了人在梦中所体验的一切,都可能是现实生活的影子。
下阕主要写梦境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念切情真”,说明梦者在梦中所经历的事情都是真实的。“千头万绪”,形容梦的内容非常复杂,有许多事情需要思考和分析。“相逢未准”,表示梦者对于梦中的遭遇还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飘然”二字,既形容梦者在梦中自由自在地行走,又暗示梦者对现实中的种种束缚已经解除。“轻如蝴蝶”和“腻如云”,则形容了梦中所见景象的轻盈缥缈和色彩斑斓的特点,以及身体接触时的粘滞感,进一步渲染了梦境的气氛。“寒衾不耐天明雨”,这句诗化用了《古诗十九首》中的名句:“瑶琴藏秋瑟,玉筋鸣晨雨。”意思是说,虽然在梦中得到了暂时的欢娱,但在醒来后却感到寒冷、孤独和凄凉,仿佛置身于一个没有亲人陪伴的冷清的夜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