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江月寄满愿

记寒宵携手,一篱新月,三径微霜。臂绡乍惜殷红减,平生意,百劫难忘。为我飘蓬,由他飞絮,恶风吹堕何方。燕台尺素,犹自祝胜常。怪啼痕、浥透香囊。心知从此别,但寄声珍重,莫更思量。蜀道如天,侯门似海,陌头容易盼萧郎。除非是,星轺捧节,便出泸江。
纵然金屋深藏,清笳拍遍,料依旧情伤。侧身西望貂褕赠,双鱼杳,不上瞿塘。邛笮烟迷,痒疴瘴合,梦魂可到家乡。乌衣门巷,别后总凄凉。又谁过,昔日幽窗。扫眉安镜处,任泥翻燕垒,蜜涴蜂房。黄菊休开,紫薇空老,见伊枝叶几回肠。归来也,重逢满愿。所愿才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泸江月·寄满愿》是一首由清代著名词人顾贞观创作的文学作品。这首词不仅在文学艺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而且其背后的故事和历史背景也引人入胜。

  1. 作者介绍
  • 顾贞观(1637-1714),字华峰,江苏无锡人。他是清朝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与纳兰性德齐名,被誉为“南有梁汾北有容若”。顾贞观的诗词多反映了他深沉的情感和对友人深厚的友情。
  1. 内容概述
  • 《泸江月·寄满愿》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词。在这首词中,顾贞观描述了与友人在寒宵携手共赏新月,感受着篱笆边新月的清辉和三径上微霜的冷意。然而,这些美好的时刻却因友人飘散四方而显得格外凄凉。词中透露出深深的不舍和对友人未来道路的祝福。
  1. 词中的意象分析
  • “臂绡乍惜殷红减,平生意,百劫难忘”描绘了词人对友人深情的怀念,以及这种情感随着时间流逝而日益加深。这里的“臂绡”象征了脆弱易损的情感,而“百劫难忘”表达了对这份感情坚不可摧的承诺。
  • “为我飘蓬,由他飞絮,恶风吹堕何方?”展现了一种无奈和悲凉,词人似乎无能为力地接受友人的未来选择。这里的“飘蓬”和“飞絮”都是漂泊不定的象征,而“恶风”则加剧了这种无力感。
  1. 词的深层主题
  • 《泸江月·寄满愿》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离别描写,更深层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真挚与脆弱。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描写,这首词成功地传达了词人在朋友离去后的内心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1. 词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 作为清代词作的代表之一,《泸江月·寄满愿》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还被后人广为传诵和研究。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成为了研究清代文学的重要资料。
  • 该词在文化上的意义还体现在其对友情、离别等常见主题的深入探讨上,这些主题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广泛的共鸣。

《泸江月·寄满愿》不仅仅是一首诗词作品,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词及其背后历史的深入了解,不仅能更好地欣赏其艺术成就,也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情感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