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竹径入韬光寺

连峰青巑岏,一径辟灵异。
我疑混沌初,别有竹天地。
窈窕入寺门,净土空香閟。
凉暄堕丛碧,粉节戛阴翳。
拂云逾万个,石壁飐苍尾。
鲜泪红斑斑,兕角青嶷嶷。
老根宅花𪕋,雏篁啸苍蜼。
咽露仙蜩清,餐烟佛禽醉。
解箨蜕轻衣,折条发遥吹。
禅寮有余清,卉木绝浮媚。
石墨色更妍,琢句写肌翠。
夕阳向暝沈,幽龛锁深邃。
翛翛响灵籁,觑客睒秋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曲竹径入韬光寺》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寺庙环境的古诗,由清代诗人顾翰所作。这首诗通过对连峰、竹林、寺院等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同时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顾翰的《曲竹径入韬光寺》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水画卷。诗中提到的“连峰青巑岏”形容山峦层叠,色彩斑斓,给人以雄伟壮观之感;“一径辟灵异”则暗示这条小径充满了神秘与灵性。这种描述不仅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向往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诗中“窈窕入寺门,净土空香閟”描绘了进入寺院时的幽静与神圣感,“凉暄堕丛碧,粉节戛阴翳”则生动地刻画了四季变换下寺院周围植被的变化,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与和谐之美。这些细节描写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从艺术手法上看,顾翰在这首诗中运用了拟人化的技巧,如“鲜泪红斑斑,兕角青嶷嶷”,“老根宅花?”,“雏篁啸苍蜼”,这些形象化的比喻赋予了自然景物以生命力和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这种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顾翰成功地将读者的情感引向了一种更为深远的境界,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文化意蕴上,顾翰的这首《曲竹径入韬光寺》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佛教文化的推崇。诗中的“净土空香閟”和“餐烟佛禽醉”等表述,透露出作者对佛教修行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认同。这种文化背景使得这首诗不仅是一次视觉上的享受,也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它让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心灵的宁静与升华。

《曲竹径入韬光寺》不仅是顾翰个人审美情趣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意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更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长河中的智慧光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