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生太史将入都同人于重阳于三日就菊设饯以屋小于舟人澹如菊分韵得屋字

桂石已无山,松云尚有屋。
君还玉照堂,不羡王官谷。
索笑春寻梅,撷芳秋摘菊。
离怀托篇什,共向篱根读。
送酒劳白衣,敲诗剪红烛。
更偷半日闲,相劝一杯足。
公等文字豪,我惭笔花秃。
愿随江月行,扣舷和清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屋小舟人澹如菊分韵得屋字》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在公元1097年(宋元符四年)重阳节三日所作七律。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同僚们一同赏菊的情景,表达了他们相聚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砚生太史将入都,同人于重阳三日就菊设饯”描绘了一幅盛大的宴会场景,邀请了文人雅士来共同庆祝重阳节,并举行了为期三天的菊花盛宴。这体现了古人在特定节日里欢聚一堂的传统习俗,也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纪念。

第三句中的“屋小于舟人澹如”,通过对比屋和小舟来表达出诗人内心的豁达与从容。这里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富有艺术感。

第四句“菊分韵得屋字”则巧妙地运用了韵脚,使诗歌内容更加丰富和完整。通过这一韵脚的使用,使得整首诗在音韵上达到了和谐,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古人在特定节日里的欢聚氛围,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通过欣赏这首诗,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以及他们在面对生活时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