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霖
【注释】 太史:太史令,官名。倚装:指太史令在等待发配时的情景。枉顾:光顾。话别:交谈告别。恳恳(qiàn):诚恳的样子。叠韵:诗歌中押韵的词语。奉简:呈上文稿。北风江上来,寒月照野屋。寒月:月亮冷清、清冽如霜。“北风江来”句是说,太史令在等待发配时,站在江边,面对北风和皎洁的月光,感慨万千,心情忧郁。荐士:推举人才。昌黎: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字号。郑谷:唐代诗人。郑谷曾为僧人,后出家为僧。爱僧
诗句翻译 1. 半生多愧一无能,况是云堂退院僧。 - 译文:我一生大部分时间感到惭愧,因为我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更何况我现在是一个已经退休的僧人,在云堂中。 - 注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不满和对生活的无奈。 - 赏析:诗人通过自省和自怜,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和自我价值的反思。 2. 花径得闲仍自扫,诗坛相望几人登。 - 译文:我闲暇时会打扫花园的小径,而在诗歌的领域中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稚登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第1句:“修竹心虚坚有节,老梅骨瘦硬如铁。” 注释:这里的“修竹”指的是高耸的竹子,它“心虚”(指内心坚韧不屈)和“坚有节”(即有节操),象征了竹子的高洁品格;而“老梅”则用来形容梅花,其“骨瘦硬如铁”形容了梅花的坚韧与不屈。 赏析:这两句诗赞美了竹子和梅花的高洁品格,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赞美。 第2句:“乾坤清气得来难
【题云谷上人的梅花帐额有罗浮清梦四字】 注释: 1. 云谷上人:指诗人的朋友或熟人,这里可能是一位僧人。 2. 梅花帐额:指挂在帐上的梅花画或梅花图案的布幔。 3. 罗浮清梦:罗浮是一个地方名,这里指梦中的景象或意境。 4. 四大床参明月禅:四大(地、水、火、风)床与明月、禅宗相参,表达了一种空灵、超脱的境界。 5. 一团瓢借梅花宿:借用一瓢之形,与梅花共宿,寓意简朴、清高的生活态度。 6.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琰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砚生太史将入都同人于重阳于三日就菊设饯以屋小于舟人澹如菊分韵得屋字 译文:砚生将要进入都城与同人一起在重阳节举行宴会,三天后就要离开并采摘菊花来设宴。 注释:砚生,名字;太史,官职;入都,进入京城;重阳,指农历九月九日,传统上称为重阳节;三日,即重阳节后的三天;就菊设饯,指为了庆祝节日采摘菊花制作食物来宴请客人;屋小于舟,形容空间小
【注释】 端阳:端午节。城太守:指成都郡的长官,即太守。蜀:四川。 “锦里”二句:说锦里巷虽已闻名,但还比不上成都。锦里是成都著名的商业街,唐代诗人李白有《少年行》一诗:“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乡。”这两句是说成都的繁荣昌盛,比锦里的名声还要大。 骑鹤:传说中仙人骑着白鹤升天,所以这里用“骑鹤未缠腰万贯”比喻自己官位不高,也用“听猿先下泪三声”比喻自己对成都有深厚的感情。 “且将”二句
【赏析】 《西湖放歌》,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六月,时作者任杭州通判,诗人以豪情壮志,赞美西湖之美,抒发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首联“曩闻西湖景,奇胜甲天下”两句,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耳闻过关于西湖的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并由此产生了一种向往。他想到:“如今终于来到了西湖,却发现自己所听到的美丽传说和眼前所见的景色相比,还是略逊一筹。”这里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翻译,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1. 嘉平月十九日寄怀竹庄观察: 这句话表明了诗的写作背景和时间。"嘉平"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或者是诗歌的作者的特定年份。"月十九日"则明确了诗歌是在一个月的十九日创作的。 2. 一剑光寒山外山: "一剑"可能指的是诗人手中的剑或者某种武器。"光寒"形容其光芒刺骨,仿佛能够穿透寒冷的空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思想感情及评价作品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结合题目要求对诗句加以赏析。“痴未能除早绝贪,此生端合住茅庵。”“痴”指迷恋世俗,“贪”指追求名利,“端”表示应该,“合”表示适合,“茅庵”指草庐,诗人认为迷恋世俗和追求名利的人,应该住在茅庐里,过着淡泊清高的生活。“岂无松竹梅三友,只有诗书画一龛。”“三友”指松、竹
【注释】 平山堂:在安徽滁州,为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建。欧阳修曾任滁州太守,他治理地方有方,百姓安居乐业,十分喜欢这个地方,于是在平山堂上题诗。 风流太守开公宴: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他的诗词才气过人,文采飞扬,他在任滁州太守时,常与文人墨客饮酒作诗。这里的“风流”是赞美欧阳修的文采。欧阳修喜欢结交朋友,所以经常举行宴会,邀请文人雅士来参加。 曾制荷觞倾碧酿:欧阳修曾自制荷叶酒,斟满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