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访眉公室,春云满故山。
野田千百顷,流水两三湾。
坐爱潜鱼戏,行看独鹤还。
只今戒坛树,高出翠微间。
游如意古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如意古寺》是一首描写游览如意古寺时所见美景和感受的古诗,由清代诗人与明创作于某年某月。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如意古寺的自然风光,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诗中“曾访眉公室”一句表明了诗人曾经拜访了一个叫做眉公室的地方。“春云满故山”则形容了春天时,山顶云雾缭绕的景象。接着,“野田千百顷,流水两三湾”描述了一片辽阔无垠的田野和蜿蜒流淌的河流。这些自然景观为诗人提供了一个远离尘嚣、接近自然的场所。
“坐爱潜鱼戏,行看独鹤还”反映了诗人在观察中发现的生机勃勃的一面。诗人静静地坐在一块大石上,观察着水中游动的鱼儿;同时他也看到了远处独自行走的鹤。这种观察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物的喜爱,也显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放松。
“祇今戒坛树,高出翠微间”这句话意味着现在寺庙周围的树木依然繁茂,它们高耸入云,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也寄托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敬畏。整首诗通过对如意古寺周围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以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游如意古寺》不仅是一首描写景物的诗作,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与个人情感的表达。它通过简洁优美的诗句,将古人对大自然的感悟与欣赏传达给了读者,让人们能够感受到那份超越时代的美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