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河泛舟

秋空雁影碧天高,一艇西风水半篙。
深柳蝉声鸣断续,蓼花红处识东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潞河泛舟》是清代诗人如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秋日的景色和感受。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这首诗的作者是如松,号素心道人,是睿忠亲王多尔衮的五世孙。他追封为睿亲王,并有《怡情书室诗钞》。
  2. 诗歌原文:秋空雁影碧天高,一艇西风水半篙。深柳蝉声鸣断续,蓼花红处识东皋。
  3. 诗意解析: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景色。“秋空雁影碧天高”形容天空中的大雁和晴朗的蓝天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一艇西风水半篙”则描绘了诗人乘船在水面上的场景,暗示了秋天的清凉和宁静。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季节更迭带来的变化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
  4. 艺术手法: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中国古典诗歌的表达方式,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景象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特别是对“秋空雁影”和“蓼花红处”的描写,不仅增强了画面感,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5. 历史意义:《潞河泛舟》不仅是如松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清代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墨客的生活状态,对于理解清代的文化氛围和历史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如松的《潞河泛舟》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和一种文化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艺术成就,还能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特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