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松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题的理解。解答时,先要读懂全诗的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来回答。“入秋气已清,马上事东行”,这是首联,交代了时间、地点、天气和人物的出行目的。“蔓草垂墙湿,归云截树平”,颔联,写眼前所见之景。雨过天晴,蔓草因雨水而垂挂于墙边,云朵也因雨后而变得平缓而低垂。 “雨停沙溜浅,风定野蝉鸣”,颈联,描写雨后景象。沙地上的积水逐渐变浅,秋风初起,蝉声又响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正月石门道,风梳四野云。 注释:正月,即农历新年。石门道,可能是孟浩然在春节期间经过的一条道路。风梳四野云,风儿轻轻吹过,把四野的云朵都梳理了一遍,形容春天的风非常温柔。 赏析:这首诗以石门道为背景,描绘了新年时节的春意盎然。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风、云朵、山色融为一体,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
潞河泛舟 秋空雁影碧天高,一艇西风水半篙。 深柳蝉声鸣断续,蓼花红处识东皋。 注释: 1. 潞河泛舟:指乘船游览潞河,即今天的通县运河。2. 秋空:指秋天的天空。3. 雁影:指天上飞翔的大雁的影子。4. 碧天:青蓝色的天空,形容天空的颜色。5. 一艇:一只小船。6. 西水:西边的水。7. 风半篙:指船行的速度很慢,只航行了一段距离。8. 深柳:指杨柳树的深处。9. 蝉声:指蝉的叫声。10. 红处
秋空雁影碧天高,一艇西风水半篙。 深柳蝉声鸣断续,蓼花红处识东皋。
入秋气已清,马上事东行。 蔓草垂墙湿,归云截树平。 雨停沙溜浅,风定野蝉鸣。 欸乃声声慢,渔舟个个轻。
正月石门道,风梳四野云。 水光冰间断,山翠雪平分。 远烧明林麓,寒吹失夕曛。 垂鞭嘱花柳,不日自芳芬。
爱新觉罗·如松(1737年-1770年),清朝宗室,满洲正白旗人,别号素心道人,是乾隆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和政治家。以下是对这位诗人及其作品的详细介绍: 1. 生平简介: - 如松生于1737年,逝世于1770年,享年34岁。他的身份是一名清朝宗室贵族,属于满洲正白旗。他的家庭背景相当显赫,是豫通亲王爱新觉罗·多铎五世孙、辅国恪勤公爱新觉罗·功宜布之子。他在乾隆年间担任多项高级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