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断红尘另一天,慈云常护此山巅。
雄关不阻骖鸾客,胜地偏多应迹贤。
兵象销时崇佛像,烽烟靖始扬炉烟。
治平功效无生力,赢得村翁自在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隔断红尘另一天,慈云常护此山巅。
雄关不阻骖鸾客,胜地偏多应迹贤。
兵象销时崇佛像,烽烟靖始扬炉烟。
治平功效无生力,赢得村翁自在眠。
《恭谒五台过龙泉关偶题》是一首清代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的诗歌,由雍正皇帝所写。这首诗不仅是对五台山圣地的礼赞,也体现了作者对佛教的理解及感悟。
诗中“隔断红尘另一天,慈云常护此山巅”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在现代语境中,这一描述可以引申为人们在现代社会的忙碌与喧嚣中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灵归宿。
“雄关不阻骖鸾客,胜地偏多应迹贤”则揭示了诗人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总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和积极态度,不被外界干扰,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兵象销时崇佛像,烽烟靖始扬炉烟”描绘了一幅和平与安宁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佛法的信仰以及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向往。
“治平功效无生力,赢得村翁自在眠”展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恭谒五台过龙泉关偶题》不仅展现了雍正皇帝对五台山的深厚情感,也传递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和哲学思考。这首诗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即在快节奏和高度竞争的现代生活中,仍能通过艺术和文化寻求心灵的慰藉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