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断红尘另一天,慈云常护此山巅。
雄关不阻骖鸾客,胜地偏多应迹贤。
兵象销时崇佛像,烽烟靖始扬炉烟。
治平功效无生力,赢得村翁自在眠。
解析
1. 诗句逐句释义
- 隔断红尘另一天:这句话意味着在五台山的某处,与尘世隔绝,如同到了另一个世界。”红尘”是佛教用语,指人世间的烦恼,这里用以形容外界纷扰。
- 慈云常护此山巅:这里的”慈云”可能是指天空中的云朵,它们通常被看作是佛或菩萨的象征,常被认为是慈悲的象征。“此山巅”指的是五台山的最高峰。这句话表示,在五台山的顶峰,总有如慈云般保护着人们的神圣存在。
- 雄关不阻骖鸾客:这里的“雄关”指坚固或雄伟的关口,而“骖鸾客”则可能指那些有仙道修为的人,或者是寻求超凡脱俗的人。这句话表明,无论多么坚固的关口都不会阻止追求高远境界的人士。
- 胜地偏多应迹贤:这里的“胜地”通常指风景优美的地方,“应迹贤”则意指这些地方是贤能之士寻找和实践其理想之地。这句话表达的是,五台山这样的胜地因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宗教文化,吸引了众多寻求精神提升的贤者。
- 兵象销时崇佛像:这里的“兵象”可能是指战争或军事的迹象,“崇佛像”则指尊崇佛教或建造佛像的行为。这句话可能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的影响减弱,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佛教文化和修行。
- 烽烟靖始扬炉烟:”烽烟”是古代用于报警的一种烟火,“扬炉烟”可能是指燃烧香炉的动作。这句话可能是描述在战乱平息后,人们开始点燃香炉,进行祈祷或冥想的场景。
- 治平功效无生力:这里的“治平”指治理和平的状态,“生力”可能是指新的力量或活力。这句话表达的是,在和平的环境中,人们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潜力和创造力。
- 赢得村翁自在眠:这里的“村翁”可能指乡村中的老者,“自在眠”则是指自由自在的睡眠状态。这句话可能是说,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像村中的老人一样,人们可以无忧无虑地休息和睡眠。
2. 译文
断尽红尘别有天,慈云常护此山巅。
雄关不阻骖鸾客,胜地偏多应迹贤。
兵象销时崇佛像,烽烟靖始扬炉烟。
治平成效无生力,赢得村翁自在眠。
3.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五台山的独特魅力和宁静祥和的氛围。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诗人展现了五台山的自然美景和文化价值,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心灵平和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