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道中杂诗

一舟四面浸澄空,月色波光上下同。
怪底邻船筝笛静,怕他龙女出珠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山道中杂诗》是清代诗人托浑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介绍
  • 作者简介:诗人托浑布,字子元,号爱山,蒙古旗人,嘉庆己卯进士,官至山东巡抚。他的一生仕途顺利,曾取得显赫的成就。
  • 创作背景:《江山道中杂诗》创作于清朝,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文人有机会游历名山大川,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
  1. 诗歌原文
  • 原文展示:一舟四面浸澄空,月色波光上下同。怪底邻船筝笛静,怕他龙女出珠宫。
  • 诗意解析:“一舟四面浸澄空”,描绘了一幅夜晚乘船行于江上的生动画面,舟中的人在月光和波光的映照下,仿佛置身于一个无边无际的空间之中;“月色波光上下同”,则进一步突出了自然景观的宁静与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怪底邻船筝笛静”,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与感受,邻船上的邻居因为筝笛之声而显得格外安静,这种对比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最后,“怕他龙女出珠宫”,则是一种带有些许神秘色彩的想象,龙女或许代表着高洁、美丽的象征,其出现似乎也预示着某种美好或神奇的时刻即将到来。
  1. 诗歌鉴赏
  • 艺术手法:这首诗采用了简洁明快的笔触,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其中,“一舟四面浸澄空”一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夜晚乘船的场景,更通过“四”字的巧妙运用,传达了一种宽广无垠的感觉。同时,“月色波光上下同”一句,则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官体验,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的宏伟与壮丽。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赞美自然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即在宁静与和谐中找到心灵的慰藉。诗中的“怪底邻船筝笛静”、“怕他龙女出珠宫”,虽然看似描写了一个奇异的场景,但实际上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体现了诗人在面对喧嚣纷扰的世界时,依然能够保持一颗平静、纯洁的心灵。

《江山道中杂诗》作为托浑布的作品,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赢得了读者的喜爱,更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影响了后世的文化发展。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景的佳作,更是一首蕴含着人生哲理和精神追求的文学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