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 细草空林

细草空林,丝丝冷雨挽风片。瘦小孤魂,伴个人儿便。
寂寞泉台,今夜呼君遍。朦胧见,鬼灯一线,露出桃花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点绛唇·细草空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创作的一首词,出自《两当轩集卷第十八》。该作品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寂静而哀伤的画面,体现了作者对人生、自然和情感的独特感悟。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 首句:细草空林,丝丝冷雨搀风片。
  • 次句:瘦小孤魂,伴个人儿便。
  • 第三句:寂寞泉台,今夜呼君遍。
  • 末句:朦胧见,鬼灯一线,露出桃花面。
  1. 诗歌赏析
  • 意境营造:《点绛唇·细草空林》以“细草”和“空林”开篇,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通过“丝丝冷雨搀风片”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悲凉感。
  • 主题表达:诗中的“瘦小孤魂”,象征着孤独与无助,而“伴个人儿便”则表达了对陪伴、关爱的渴望。最后一句“朦胧见,鬼灯一线,露出桃花面”则寓意着希望与绝望交织的情感状态,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情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1. 诗歌鉴赏
  • 语言特色:黄景仁在《点绛唇·细草空林》中运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使整首词既具有音乐性又富有诗意。
  • 意象运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细草”、“空林”、“冷雨”等意象,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画面感,还深化了情感表达。
  1. 文化背景
  • 历史意义:作为清代的诗人黄景仁,其创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 艺术特点:黄景仁在艺术上注重创新和个性的表现,他的这首词也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才华。

通过对《点绛唇·细草空林》的赏析,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还可以深入理解到生命的真谛和情感的复杂性。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值得反复品味和深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