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恶鼠,破家求良猫。厌以腥膏,眠以毡罽。猫既饱且安,率不食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某恐,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是无猫邪,是不会蓄猫也。
世无良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有个人憎恨老鼠,倾尽所有的家财讨得一只好猫。用鱼肉喂养,用棉垫、毯子给猫睡。猫已经吃得饱饱的并且过得安安稳稳,大都不捕鼠了,有时猫甚至与老鼠一块嬉戏,老鼠因此更加凶暴。这人十分生气,把它赶走,于是再也不在家里养猫了,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好猫。到底是没有好猫,还是不会养猫。
介绍
探究《世无良猫》的文学价值
乐钧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世无良猫》以独特的视角审视了人性的阴暗面和过度溺爱的弊端。在这个故事里,主人公因为极度的厌恶老鼠而不惜代价养了一只猫,但结果却事与愿违,他的爱让猫变得不再捕鼠而是与之嬉戏,这让他感到愤怒并最终将其抛弃,认为世上再无好猫。这个情节不仅展示了一个人对动物的极端行为,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失望和对自我行为的后悔。
故事通过主人公的经历揭示了一个普遍的真理:过分的溺爱往往会带来负面效果。环境对动物的影响同样适用于人,如果环境过于安逸,人们可能会变得懒惰,丧失进取心。这种认识不仅对动物有益,也对人类社会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世无良猫》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乐钧作为文学家的深厚功底。这部作品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反思,也是对社会现象的揭示。它提醒我们,无论对待动物还是人类,都应当保持适度的爱与控制,以避免可能的负面后果。
《世无良猫》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主题,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作品。通过对它的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人性的复杂性和生活的多样性,从而获得更多的智慧和启迪。
注解
恶:厌恶。
破家:拿出所有的家财。破:倾尽
厌:满足。
腥膏:鱼和肥肉。腥,代指鲜鱼;膏,肥肉。
毡罽(jì):毡子和毯子。罽,(罽蒘)古书上说的一種植物,似芹,可食,子大如麦粒。俗称「鬼麦」。
率:大都。
故:缘故。
暴:凶暴。横行不法。
蓄: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