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 · 第三十七则

东坡《水龙吟 · 咏杨花》,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才之不可强也如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苏轼《水龙吟》一词歌咏杨花,本是和韵,却好像元唱。章质夫《水龙花》咏柳絮,本是元唱,却好像是和韵。所以说,词人的才华和文采是不可强求的。

介绍

人间词话 · 第三十七则’是清代文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

在这段文本中,王国维首先指出了“一切景语皆情语”,即所有的景物描写都是情感的表达,无论是自然景物还是人文景观,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心境。接着,他进一步强调了“一切境界全由心造”,即人们对于景物的感受和理解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心理状态和情感体验。

这一观点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人们所看到的世界,以及我们对这些事物的感受,都是由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所塑造的。这意味着,无论我们如何观察世界,我们所体验到的世界都是建立在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的基础之上。因此,要真正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我们需要深入地理解作品背后的思想和情感。

‘人间词话 · 第三十七则’这一观点深刻地揭示了文学创作的内在规律,强调了个人情感在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过程中的重要性。

注解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章质夫【水龙吟】(杨花):”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杨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欲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