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水龙吟 · 咏杨花》,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才之不可强也如是!
人间词话 · 第三十七则东坡《水龙吟·咏杨花》
章质夫,原唱:柳絮轻、杏花薄、红牙约。恼群芳尽,西园谁管,落英飞作?
东坡和韵:榆钱重、春山浅、青帘遮。爱风絮飘香入绣幕,恨燕泥湿冷沾罗衣。
注释:
- 柳絮:柳树的种子,随风飘散,轻盈如尘。
- 杏花:《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里的人们种了杏树,春天杏花开时,人们采摘来吃。这里泛指春天的花朵。
- 红牙约:红色的口脂,古代女子用以涂抹唇颊,以增添美貌。
- 恼群芳尽:恼恨所有的花卉都凋谢了。
- 西园:花园,也指皇宫中的花园,即宫廷禁苑。
- 谁管:谁去管束,指无人关心。
- 落英:指花瓣落下,飘洒在空中。
- 飞作:飞舞成阵,纷纷扬扬地飘散。
- 榆钱:榆树叶的果实,形圆如钱,故称榆钱。
- 春山浅:春天的山色淡而远。
- 青帘:青色帷幕,古代贵族的住宅多用青布做帘子。
- 绣幕:精美的刺绣屏风。
- 风絮飘香入绣幕:风中的柳絮飘散着香气,飘入绣有图案的屏风中,增添了室内的芬芳气息。
- 恨燕泥湿冷沾罗衣:痛恨燕子的泥土弄脏了自己的衣服,使衣服感到寒冷。
赏析:
东坡在《水龙吟·咏杨花》中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杨花赋予了人的情感和意志。他通过对杨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
东坡通过对比章质夫的原唱和自己的和韵,强调了才子的不可强求的特点。他的和韵虽然看似与原唱相同,但实际上却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产物。这种巧妙的对比手法,既展示了东坡的才华横溢,又表达了他对才子的尊重和赞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