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存谓梦窗词之佳者,如“水光云影,摇荡绿波,抚玩无极,迫寻已远。”余览《梦窗甲乙丙丁稿》中,实无足当此者。有之,其“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二语乎?
人间词话 · 第四十九则
译文
周济评论说:吴文英写得好的词,如同“天光云影,摇荡绿波,抚玩无极,追寻已远”。我看完吴文英的《梦窗甲乙丙丁稿》,却觉得当中实在没有一阕词足以和以上的评论相称。如果真的有,“隔江人在雨声,晚风菰叶生秋怨”这两句算不算?
介绍
《人间词话 · 第四十九则》是王国维的一部文学评论著作,首次发表于1908-1909年。
《人间词话》作为王国维的文学评论作品,不仅体现了王国维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美学思想,还为后世提供了研究古代词学的宝贵资料。这部书不仅是对中国传统诗词的一种全新解读,也展示了王国维如何将西方美学思想和东方传统艺术完美结合的思考。
书中对诗词的“境界”进行深入分析,指出诗词的最高标准在于其能够创造出独特的“境界”,即通过作者的情感、想象和艺术技巧所构建出的超越时空的艺术空间。这种“境界”不仅包含了外在的景象描写,更触及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中得到精神上的共鸣和升华。
书中对不同时期词人的词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例如,在对欧阳公、苏东坡、辛弃疾等人的词作进行分析时,王氏提出了“不隔”与“隔”的概念。他认为,真正的艺术作品应当像欧阳公的词作那样,情感直接而深刻地表达于词中,没有隔阂,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词人的真实情感;而有些作品如江淹的“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显得较为生疏,未能达到“不隔”的境界。
《人间词话 · 第四十九则》还探讨了作词的技巧和艺术性问题。如文中提到的“造境与写境”,强调作词不仅仅是描述景物,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手法来创造一个特定的意境,使读者能够在心中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从而达到“境界”的高度。这不仅是对词作技巧的讨论,也是对整个文学艺术创作的一次深刻反思。
《人间词话》中的这些观点和方法,不仅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为现代文艺批评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通过对传统诗词的现代诠释,王国维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同时也为当代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人间词话 · 第四十九则》是一部集文学理论、美学思想于一体的重要著作,不仅反映了王国维对中国传统文学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也为后世的文学评论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启发。
注解
吴文英【踏莎行】:”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榴心空垒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香瘢新褪红丝腕。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愁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