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 · 第六十四则

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然所作《天籁词》,粗浅之甚,不足为稼轩奴隶。岂创者易工而因者难巧欤?抑人各有能有不能也?读者观欧、秦之诗远不如词,足透此中消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白朴所作的戏剧《秋夜梧桐雨》,沉雄悲壮,堪称元曲当中的冠军之作。但他所写的《天籁词》,极其粗糙浅显,连给辛弃疾当奴隶都不配。难道说,开创文体的人比较容易写得工巧,而承袭的人却难以企及?还是说人各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读者试看,欧阳修和秦观的诗远不如他们的词写的好,这应该足以说明其中的道理了吧。

介绍

《人间词话·第六十四则》是王国维对于元曲作品的评价。《人间词话》由王国维创作,是一本深入探讨诗词美学和理论的重要著作。书中分为多个部分,每部分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进行了精辟的点评和分析。第六十四则主要讨论了元曲作品,尤其是白仁甫的《秋夜梧桐雨》及其《天籁词》。

《秋夜梧桐雨》作为元曲中的佼佼者,其沉雄悲壮的风格展现了元代戏剧的魅力。然而,白仁甫的作品《天籁词》却显得粗浅,不足以与辛弃疾的诗歌相媲美。王国维认为,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仅需有深刻的内涵,还应具有艺术上的精湛。这一观点在第六十四则中得到了体现,即真正的艺术创作既需深入挖掘内心的情感,又需超越表面的表达。这种观点不仅适用于文学,也适用于其他形式的艺术创作。

王国维通过这则评论传达了一个核心理念:艺术创作的价值并不在于形式或技巧的简单追求,而在于能否深刻反映人性的真实面貌,并以此触动人心。他提倡艺术家应深入生活,观察社会,将个人的感受和思考融入作品中,从而创造出能够打动读者或观众心灵的艺术作品。这种观点对于后来的艺术创作和批评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第六十四则》不仅是对具体元曲作品的评论,更是对整个文学艺术创作过程的深入反思。通过这一则评论,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王国维在文学美学上的见解和贡献,同时也可以从中领悟到艺术创作背后的深层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