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黯邮程千里度。山店听风,水驛还听雨。雨送江潮人不住,销魂最是垂杨渡。
冉冉年华三月暮。尽夜飘花,终日还飘絮。絮满天涯春又去,伤心最是啼鹃路。
蝶恋花 · 晚春客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蝶恋花·晚春客感》是一首描写晚春季节中客居他乡之人所感受到的情感的词作。以下是对这首词的介绍:
作者简介:徐釚,字电发,号拙存、虹亭、枫江渔父,清江南吴江人。他在康熙年间被召试博学鸿儒,后来担任了检讨等职务,并在史馆中称大作手。徐釚的作品包括诗和词,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擅长叙述,且在赋性上较为萧闲,不久后便选择了归隐生活,并留下诸多文学作品。他的诗词作品如《南州草堂集》、《词苑丛谈》等,都为后人所称颂。
诗歌原文与鉴赏:《蝶恋花·客中感春》是徐釚的另一部著名作品,它通过描绘春日景象及人物情感,展现了一个春天中的旅人在异乡的感受。诗中的“侬似浮萍漂泊里”表达了诗人如同无根之萍一般四处飘荡的生活状态,而“柳絮随风花落处”则形象地勾勒出了春末时节的凄美画面。
姚燮的《蝶恋花·晚春客感》:姚燮是另一位著名的词作者,他的代表作之一《蝶恋花·晚春客感》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晚春时节的景色和心境。词中描述了雨送江潮、垂杨渡口的景象,以及随之而来的年华逝去和飘飞的花瓣,充满了哀愁和感伤的情绪。
《蝶恋花·晚春客感》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清代文人心态和生活状态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两篇词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