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 春闺和漱玉词

晓起春酥呵又冻。风卷西楼,似怯红栏动。欲倚自怜无与共,和愁况是纤腰重。
花影看看移半缝。獃觑庭阴,蹴损鞋尖凤。莫怪难凭惟好梦,鹊声也把愁人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蝶恋花·春闺和漱玉词》是清代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闺中女子春夜无眠、孤寂愁闷的情境,以及她对于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现实的无奈。以下是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此词的创作时间虽未明确,但据历史记载,陈维崧在康熙元年(1662年)访问冒襄时,曾在水绘庵读书。而王士祯于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访冒襄,两人可能在此期间有过文学交流。这些历史事件为词作提供了一定的创作环境。
  2. 作品原文:上片“晓起春酥呵又冻,风卷西楼,似怯红阑动”描述的是女子清晨起床时感受到的寒意,以及被风吹动着的红色栏杆。下片“花影看看移半缝,呆觑庭阴,蹴损鞋尖凤”则描绘了她凝视庭院中花影摇曳的情景,以及因久坐而不慎踩碎了鞋子上的凤凰图案。
  3. 主题情感:《蝶恋花·和漱玉词》不仅是一首描写女性孤独与思念之情的词,更是一首通过景物描绘和情感抒发来映射人物内心的佳作。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词人巧妙地将读者带入了一种既清新又略带凄凉的氛围之中,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诗意之美。
  4. 艺术特色:陈维崧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如花影、红阑等元素不仅营造了一幅美丽的春日图景,而且深刻地表现了女主角的内心世界。他巧妙地运用了声律和对仗技巧,如“月移窗罅春寒重”,“往事迢迢徒入梦”,“银筝断续连珠弄”,使得整首词既有音乐般的韵律美,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5. 历史影响:作为清代词坛的代表人物之一,陈维崧的文学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蝶恋花·春闺和漱玉词》不仅展示了陈维崧独特的文学风格,还体现了他深邃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了研究清代文人生活和文学创作的重要文献资料。

《蝶恋花·春闺和漱玉词》是陈维崧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创作的一首充满感情色彩的词作。通过这首词,不仅能够领略到清代词坛的风采,还能够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人们的情感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