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黯邮程千里度。山店听风,水驛还听雨。雨送江潮人不住,销魂最是垂杨渡。
冉冉年华三月暮。尽夜飘花,终日还飘絮。絮满天涯春又去,伤心最是啼鹃路。
诗:蝶恋花 · 晚春客感
黯黯邮程千里度。山店听风,水驛还听雨。雨送江潮人不住,销魂最是垂杨渡。
冉冉年华三月暮。尽夜飘花,终日还飘絮。絮满天涯春又去,伤心最是啼鹃路。
注释
- 黯黯:形容路途遥远或心情沉重。
- 邮程:古代指传递书信和文书的行程或过程。
- 山店:在山上的旅店。
- 风:自然现象,如风吹过。
- 水驛:水上驿站。
- 雨:自然界的现象,如雨水降落。
- 江潮:大河的潮水上涨。
- 人不住:人不能长时间停留。
- 垂杨渡:柳树成荫的地方。
- 冉冉:缓慢地、慢慢地。
- 年华:时间,这里指春天。
- 三月:春季三个月。
- 飘花:花瓣在空中飘散。
- 絮:棉絮,用来比喻飞絮或飘落的花朵。
- 天涯:远方,这里指旅途的尽头。
- 春又去:春天再次离去。
- 啼鹃:杜鹃鸟叫声,常用来象征哀伤或离别之情。
译文
遥远的邮程穿过千山万水,我在山店里聆听风吹叶响,水路上也听到雨滴声声;雨水带来的江潮让人无法驻足,最能让我销魂的是那柳树下的渡口。
缓缓流逝的时间仿佛三月,我在这无尽的夜晚里看着飘散的花絮,整天都在目睹它们随风飘洒;那些纷飞的花朵和絮片最终遍布天涯,春天就这样无声无息地逝去,让人心中充满悲伤,特别是那些悲鸣的杜鹃,它们总是在离别的路上啼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一个春天晚上的感受。首句“黯黯邮程千里度”表达了作者对漫长旅程的无奈与辛酸。第二句“山店听风,水驛还听雨”则展示了旅途中的自然环境和情感体验,风和雨成为了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伴侣。第三句“雨送江潮人不住”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难和无常,以及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销魂最是垂杨渡”,通过垂杨渡这个特定场景,传达了作者对于某种离别情绪的强烈体验。最后两句“尽夜飘花,终日还飘絮”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变化,同时也暗示着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最后两句“絮满天涯春又去,伤心最是啼鹃路”则将整个主题推向高潮,以啼鹃作为象征,表达出深深的悲伤和离别之痛。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所经历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