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奏入,下于有司;公卿集议,复奏行之。其所行者,著为故事,因时增易,百职准以决事。自汉以来皆然,舍是无以为政。然有治不治者,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若徒以文也,譬之优偶之戏,衣冠言貌,陈事辨理,无不合度,而岂其实哉!
潜书·权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潜书·权实》是唐甄创作的哲学著作,原名为《衡书》,后因遭遇不幸而改为现名。这部作品反映了唐甄对当时政治、社会及个人的深刻观察与独到见解。以下是对《潜书·权实》的详细介绍:
作者背景:唐甄(1630-1704年),字铸万,号潜书,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之一,被誉为“清初蜀中三杰”之一。他的著述涉及广泛的领域,如政治哲学、伦理道德、历史观等,其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品主题:《潜书·权实》主要探讨了权力的本质及其运用方式。作者通过深入剖析权力的作用和影响,提出了自己对于权力与责任的看法,并强调以实而治的重要性。这一观点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特别是在领导能力和治理实践中。
思想贡献:唐甄的思想不仅停留在理论上,他还积极实践自己的哲学理念。他的生活和行动展示了他对权力的深刻认识和对社会责任的承担。这种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时代意义:《潜书·权实》的创作时间正值明朝末年至清朝初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充满变革和社会动荡的时期。唐甄通过对权力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人们的思想困惑。这些思想在当时引起了广泛讨论,对后来的思想和文化发展产生了影响。
现代价值:在现代社会,权力依然是一个敏感且关键的话题。《潜书·权实》中关于权力的思考,可以启发人们在面对各种决策时,更加注重实际效果和社会责任。同时,它也提醒人们在追求权力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确保权力的合理运用。
《潜书·权实》不仅是唐甄个人思想的结晶,也是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遗产。它对于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伦理思想和领导艺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今天的读者,这部作品不仅能够提供历史的启示,还能激发人们对于现实问题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