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 · 其一

江南花草尽愁根,惹得吴娃笑语频。
独有伤心驴背客,暮烟疏雨过阊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吴门道中二首》是宋代诗人孙觌的组诗作品,创作于他晚年退居乡间之时。下面将深入探讨《吴门道中二首》的艺术特色:

  1. 诗歌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孙觌,字仲益,号东武,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文人,曾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职,以直言敢谏著称。他的文学成就颇高,其诗作多表现出对时局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 时代背景:这首诗作于孙觌退隐后的岁月里,反映了他对故乡及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感悟。
  1. 诗歌主题内容
  • 描写乡村生活:《吴门道中二首》中的第一首诗着重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秀美,通过烟雨朦胧的黄昏景象,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与自得,展现了田园生活的诗意和画意。
  • 抒发友情感慨:第二首诗则表达了孙觌对友人周梦阳被贬的深情牵挂与不舍。首句回忆去年书信往来,暗示两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后两句则以张翰归家的故事,借古讽今,寄托了自己的思念之情。
  1. 艺术风格特点
  • 情景交融:孙觌在这首诗中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的内心情感融为一体,通过对吴门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 用典抒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象征手法,如“张翰归鲈”的引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含蓄而富有哲理。

《吴门道中二首》作为孙觌晚年的代表作品,不仅是对其个人经历的一种回顾与总结,也是对中国古代文人情怀和哲学思想的一次深刻反映。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在当时受到广泛的赞誉,而且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亦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