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天萧索雁南飞,叶尽长林宿鸟稀。
霜月渐临寒漏永,疏灯自照远钟微。
同心苦恨成暌隔,薄俗凭谁问是非。
荏苒年华春欲老,镜中白发苦相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暮天萧索雁南飞,叶尽长林宿鸟稀。
霜月渐临寒漏永,疏灯自照远钟微。
同心苦恨成暌隔,薄俗凭谁问是非。
荏苒年华春欲老,镜中白发苦相依。
《寒夜追和伯姐见寄韵》是清朝诗人顾慈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作品原文:暮天萧索雁南飞,叶尽长林宿鸟稀。霜月渐临寒漏永,疏灯自照远钟微。同心苦恨成暌隔,薄俗凭谁问是非。荏苒年华春欲老,镜中白发苦相依。
作者简介:顾慈(1784—1853),字秋江,江苏无锡人。清代著名诗人,与袁枚、蒋士铨齐名,被称为清中期“三袁”。顾慈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色为主,其诗风清丽脱俗,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顾慈的友人或亲人之间传递的一种艺术形式——即“和韵”的体现。这种艺术形式通过互相回应对方的诗作来展现诗人之间的友情和相互理解。
《寒夜追和伯姐见寄韵》不仅展现了顾慈作为一位诗人的才情,也表达了他对亲友间深厚情感的珍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这首诗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闲适与淡泊,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静谧的审美享受和心灵上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