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澄凉意,散庭阴遮得,一天无暑。
闲贮半房秋水色,还逗数声疏雨。
书幌清馀,琴丝响寂,月澹侵衣露。
虚堂人静,墨光斜展怀素。
应见帘影流云,苔痕漏日,缺处风花度。
自是曦皇高枕地,谁共夷僧今古。
银汉深青,玉壶空碧,容我修箫谱。
梦清心远,压阑阴转亭午。
念奴娇 题邹补山蕉绿草堂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 题邹补山蕉绿草堂图》是一首由宋代文学家辛弃疾所作,该诗创作于公元1189年(宋孝宗淳熙十六年)的夏天。辛弃疾在词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田园景色,表达了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愉悦之情。
这首词的开头,辛弃疾以“碧空如洗”四字,勾勒出一幅辽阔的天空画卷,天空湛蓝如洗,白云朵朵,仿佛可以触摸得到。紧接着,他用“风和日丽”来形容天气晴朗、温暖宜人,给人一种舒适惬意的感觉。然后,词人用“翠竹摇风”来描述竹叶随风摇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优雅的氛围。
词人以“小溪潺潺”四字,描绘了溪水流淌的声音,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紧接着,他又用“野花烂漫”来描述野花盛开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最后,词人以“茅屋疏窗”四字,描绘了茅屋窗户稀疏、透着阳光的景象,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受。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夏日的自然景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作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愉悦之情。同时,这首词也体现了辛弃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展现了他高洁的品格和深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