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其一 早春同岵斋燮公话家山同赋二解

春到家山第几层。
层层透骨九龙青。
一区泉石从疏澹,二月莺花太瘦生。
风渐暖,雨初晴。
度头新绿画桥平。
衣香人影匆匆去,茶灶轻艭缓缓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鹧鸪天·其一·早春同岵斋燮公话家山同赋二解》是清代诗人顾光旭的一首著名作品。下面将对其作者、诗歌原文及其赏析进行详细解析:

  1. 作者介绍
  • 顾光旭,字景文,号屺怀,江苏无锡人。他是清朝时期的文学家,尤以诗词著称。他的诗作多表现出浓厚的文人气息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
  1. 诗歌原文
    早春同岵斋燮公话家山同赋二解
    春到家山第几层。层层透骨九龙青。一区泉石从疏澹,二月莺花太瘦生。风渐暖,雨初晴。度头新绿画桥平。衣香人影匆匆去,茶灶轻艭缓缓行。

  2. 诗意赏析

  • 首句“春到家山第几层”:此句通过问句形式表达了对春天家乡景象的期待与好奇,暗示了春天的到来为诗人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与希望。
  • “层层透骨九龙青”:这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形容春天的景色如同九龙般生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 “一区泉石从疏澹”:“疏澹”在这里形容泉水石上的景象,显得清新宁静,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 “二月莺花太瘦生”:这里的“太瘦生”可能是指莺歌燕舞的景象在春天显得有些萎靡不振,但同时也暗含着春天特有的生命力和坚韧。
  • “风渐暖,雨初晴”:这句描述了春风和细雨带来的变化,预示着春天的温暖和清新。
  • “度头新绿画桥平”:这里用“度头新绿”来形容春天新绿的植物,而“画桥平”则形象地描绘了春天河流两岸新绿如画的景象。
  • “衣香人影匆匆去”与“茶灶轻艭缓缓行”:这两句描写了人们在春天中的忙碌与悠闲,一方面忙于赏春游玩,另一方面也不忘品味生活的点滴乐趣。

《鹧鸪天·其一·早春同岵斋燮公话家山同赋二解》不仅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了解清代文学和诗人顾光旭的重要文献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