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寺观念庵松

高台寒雪晓相过,爱看松枝挂碧萝。
珍重枯禅勤护惜,念庵手植已无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高台寺观念庵松》是一首由清释敬安创作的七言绝句,该诗以“高台寺观念庵松”为主题,通过对高台寺旁观念庵松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生活。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释敬安,字无垢(一作无垢道人),号云门山人、高台寺僧、静观居士等,为明末清初著名僧人和诗人。其作品多表现佛教禅宗思想,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释敬安的作品体现了他深厚的佛学修养和对自然美的独到感悟。
  2. 诗意解析:高台寺的观念庵松作为诗中的主要意象,其含义丰富而深邃。首句“高台寒雪晓相过”,描绘了清晨在寺庙附近的寒雪中行走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次句“爱看松枝挂碧萝”,则通过观察松树枝上的碧绿苔藓,表达了对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赞美。第三句“珍重枯禅勤护惜”,反映了僧人对于佛教修行的尊重和珍惜,以及对于自然的爱护。尾句“念庵手植已无多”,则透露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自然更替的感慨。
  3. 艺术特色:这首七言绝句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比寒雪与松枝的绿色,以及松树的生命状态,传达出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同时,诗歌的押韵和韵律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和谐悦耳。此外,诗歌中的意象丰富,既有具体的景物描写,如“寒雪”、“松枝”和“碧萝”,也有抽象的情感表达,如“珍重”、“念庵”和“无多”。这种意象与情感的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4. 文化价值: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清代诗人的艺术成就,还体现了佛教禅宗的思想精髓。在中国文化中,松是一种常被用来象征坚强和长寿的植物。而在佛教中,松树又是常见的修行场所之一。因此,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古代文人如何将自然景观与宗教修行相结合,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高台寺观念庵松》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次对自然之美和文化深度的探索。它不仅让人们领略到了清代诗人的艺术魅力,还让人们对佛教禅宗的智慧有了更深的理解。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