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西定桥闲眺

山色一溪浮,长桥古渡头。
寺传贝叶树,岸系钓鱼舟。
红叶斜阳乱,白蘋曲水流。
逍遥疑世外,何必说瀛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日西定桥闲眺》是清代诗人窦承焯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秋天西定桥的景象,通过对山色、长桥、寺塔、钓鱼舟等自然元素的刻画,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以下是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山色一溪浮,长桥古渡头。
    寺传贝叶树,岸系钓鱼舟。
    红叶斜阳乱,白蘋曲水流。
    逍遥疑世外,何必说瀛洲。

  2. 诗意解读

  • 山色与溪流:诗中“山色一溪浮”和“红叶斜阳乱”,描述了山间溪流的美景和夕阳下的红叶,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 长桥与古渡头:通过“长桥古渡头”的描述,传达出桥梁悠久的历史和古朴的氛围。
  • 寺庙与贝叶树:诗中的“寺传贝叶树”表明,西定桥附近有座寺庙,而且寺庙里还生长着贝叶树,增添了一种神秘和宗教色彩。
  • 渔舟与水波:“岸系钓鱼舟”则让人联想到岸边停靠着的渔船,以及它们在水面上轻轻摇曳的样子。
  • 逍遥与世界感:“逍遥疑世外”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感受到的超脱与自由,好像置身于一个与尘世隔绝的美好世界。
  • 对世俗的反思:最后两句“何必说瀛洲”可能暗指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不屑一顾,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1. 艺术特点
  • 形象生动:诗人运用丰富的视觉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西定桥的秋日景色。
  • 意境深远:通过简单的景物组合,构建出一个充满禅意和哲理的深遂意境,引人深思。

《秋日西定桥闲眺》是窦承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的一幅宁静而美好的山水画。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通过学习这首古诗,不仅能够欣赏到古典文学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精神的慰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