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端文宪成

皇子并日封,抗疏矢蹇谔。
江陵病祷祀,手取署名削。
秉铨时牴牾,相权为旁落。
放逐名益高,东南司木铎。
龟山葺旧院,六经下注脚。
文清我所师,暨关濂闽洛。
闻风率响应,讲席大张拓。
赴会棹小舟,歌诗听条约。
亦有好事者,附丽意浮薄。
指斥时政非,裁量人物各。
淮抚通波论,贻书入台阁。
传刻邸杪中,此著铸大错。
古训戒出位,守身要束缚。
遂以资口实,抨击相继作。
株连逮三案,毒焰一网煿。
天鉴录东林,朋党其名恶。
在野清义亡,在朝元气索。
后学游泾阳,瓣香缅如昨。
林栖四十载,寻孔颜之乐。
遥遥溯渊源,惠泉流未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顾端文宪成》是清代诗人严遂成创作的一首诗,而非明代文学家顾宪成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顾宪成的生平事迹,体现了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作者介绍:严遂成(1694―?),字崧瞻,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严遂成是清代雍正年间的进士,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2. 诗歌主题:诗中通过描绘顾宪成的生活和思想,展示了他在政治、学术和文化上的卓越成就。顾宪成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还是一位思想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历史背景:《顾端文宪成》的创作背景是在清代雍正年间,这一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氛围为诗中的叙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诗中通过对顾宪成生平的描述,展现了他如何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4. 文学价值:作为一首描写历史人物的诗歌,《顾端文宪成》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成为了研究顾宪成及其时代的珍贵资料。同时,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也显示了严遂成高超的文学造诣。

  5. 文化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歌往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道德教化功能。这首诗不仅记录了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还传达了一种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视。

《顾端文宪成》是一首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诗歌,它不仅反映了顾宪成的历史地位,也体现了严遂成卓越的文学才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顾宪成以及那个时代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