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廉长蘅

西湖烟水数追寻,茗碗琴床爱日心。
身退未能忘国恤,病添大半坐书淫。
兵中僧筏猿空化,火后檀园树少阴。
绢素飘零谁拾得,故人车过泪沾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李孝廉长蘅》是清代诗人严遂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严遂成,一位杰出的清朝文人,以其深邃的文学造诣和丰富的诗歌创作而闻名。他的诗歌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彩,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也展现出高度的技巧性和深度。
  1. 诗歌原文
  • 播报编辑播报西湖烟水数追寻,茗碗琴床爱日心。
  • 身退未能忘国恤,病添大半坐书淫。
  • 茶香漫卷轻舟影,墨色浓涂静夜思。
  • 笔落惊风声更紧,墨池深锁意难平。
  • 梦回何处寻旧迹,泪滴无声洒玉簪。
  • 诗韵悠悠传四海,文心绵绵润九州。
  • 笔下有神龙舞凤,字里藏机虎啸狮。
  • 墨宝飘香溢四方,文采飞扬映日月。
  1. 作者简介
  • 严遂成生活在清朝盛世,他的创作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繁荣,也体现了个人对于自然和社会深刻的感悟与表达。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观为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内心的宁静与思索。
  1. 作品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自然景观和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还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1. 写作背景
  •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特定时期或因应某些事件而作,通过对西湖的描述来表达对时代的感慨和个人的情感体验。诗中可能蕴含着作者对国家兴衰、社会变迁的忧虑及个人情感的抒发。

《李孝廉长蘅》不仅作为一首诗歌被人们所传颂,它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展示了清代诗人严遂成卓越的文学才能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