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春游

江南草,翠色欲沾衣。
日暖烟深杨柳岸,晴和香满杏花溪。
处处绿将齐。
城西路,车马杂芳堤。
四面青山连缥缈,一湖绿水映琉璃。
归路为君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江南·暮春》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而非《望江南 春游》。这首词写于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描绘了晚春时节的景色和作者的游兴。以下是关于该词的相关介绍:

  1. 创作背景:苏轼在杭州任职期间,对当地的自然景观和城市风光极为欣赏。他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升平景象的赞美,以及对春天美景的喜爱。词中通过对城市曲水、亭台等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游兴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艺术特色:这首词以景抒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城市的美景和郊野的自然风光。上阕以城中曲水、亭台为中心,下阕则转至郊野,展现了从城市到自然的过渡。词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

  3. 主题思想:这首词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更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通过对升平景象的赞美,反映了作者对国家繁荣和社会和谐的期望。同时,词中的游兴也透露出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闲适生活的热爱。

《望江南·暮春》是苏轼在杭州任职期间创作的一首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不仅能够欣赏到宋代文人的艺术成就,还能够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