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棠阴忆古溪,春烟芳草驿亭西。
海滨仙客骑黄鹤,天未孤臣访碧鸡。
道路但留残碣在,风流谁许岘山齐?
几看卧辙攀辕处,半是鸠形鹄面啼。
人棠驿叠韵
介绍
**《人棠驿叠韵》是一首由清朝诗人魏麟徵创作的古诗,全文如下:
人到棠阴忆古溪,春烟芳草驿亭西。
海滨仙客骑黄鹤,天未孤臣访碧鸡。
道路但留残碣在,风流谁许岘山齐?
几看卧辙攀辕处,半是鸠形鹄面啼**。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人物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诗中的“人到棠阴忆古溪,春烟芳草驿亭西”两句,通过“人到棠阴”这一形象生动的描述,展现了一种深深的怀旧之情。这里的棠阴,不仅指的是树木形成的阴凉之地,更是一种象征,代表着过去的时光和记忆。通过对“古溪”的描述,诗人似乎带领读者回到了那个宁静而美好的时光,唤起了人们对过去的回忆和怀念。
“海滨仙客骑黄鹤,天未孤臣访碧鸡”这两句诗则展示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黄鹤和碧鸡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祥瑞之物,象征着吉祥和美好的愿望。诗人用“海滨仙客”和“天未孤臣”来描述这些象征物,既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也暗示了诗人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仍保持信念和决心的决心。
“道路但留残碣在,风流谁许岘山齐?”这两句诗则揭示了诗人对于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的珍惜和感慨。诗句中的“残碣”指的是古代留下的石头碑文,它们虽然已经残破,但仍被保留下来,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而“岘山齐”则是古代诗人屈原曾居住的地方,也是文化的象征。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是对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的敬畏之情,以及对那些曾经影响过历史的人们和事物的尊重和怀念。
“几看卧辙攀辕处,半是鸠形鹄面啼”这两句诗则通过描绘一幅繁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感慨和思考。诗句中的“卧辙攀辕处”指的是道路上的车辙和车辕的痕迹,这些痕迹见证了人们的生活和劳作。而“鸠形鹄面啼”则形象地描绘了那些生活在道路上的鸟儿,它们或停或飞,发出各种声音,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诗人通过描绘这幅景象,表达了对于人生百态和自然现象的深深感慨和思考。
《人棠驿叠韵》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古诗,更是一首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历史的反思展现给读者,使其成为一首值得细细品味和深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