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房仙杖忽东行,鸡肋微官岂恋名。
漫诧飞凫辞帝阙,要观出日问沧瀛。
书携素问孤舟远,政有循良竹马迎。
采药名山曾有约,留君清话到深更。
送黄于石之峄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黄于石之峄县》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友情的诗歌,作者是清初直隶柏乡人魏裔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
从作者背景看,魏裔介(字石生,号贞庵),顺治三年进士,曾官至吏部尚书。他的政治生涯虽然短暂,但因其党同伐异的行为导致最终辞官退隐。这种政治经历不仅丰富了魏裔介的生活,也深刻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
从作品内容分析,《送黄于石之峄县》中“峄”指的是现在的山东省枣庄市峄城,这里山水秀丽,文化底蕴丰厚。诗中通过描绘峄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同时,诗中还透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友人未来道路的祝福,如“水暖熨靴纹,怪无端,揉碎澄湖千顷”,既形象生动又富有哲理。
从文学价值和影响来看,《送黄于石之峄县》作为魏裔介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也展示了其独特的文学风格。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如“镜影倚娇酣”,“泠泠如振玉”,这些精致的语言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送黄于石之峄县》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更是魏裔介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交织下的艺术结晶。它以简洁而深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卷,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对友情的珍视。对于喜爱古典文学和欣赏自然景观的人来说,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