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台秋兴 其一

黄金虽系寻常物,好士能留万古情。
岁晚清笳悲战垒,风高落木响孤城。
刘蕡对策身空老,贾岛能诗墓已耕。
痛哭呼天频怅望,谁将国士遇荒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兴八首 其一’是一首由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即景抒情七言律诗。这首诗是杜甫晚年为逃避战乱而寄居夔州时的代表作品,作于大历元年,时诗人56岁。

下面从几个方面介绍这首诗:

  1. 创作背景
  • 杜甫在766年(大历元年)的秋天,因避安史之乱而离开长安,流寓于四川的夔州。这一时期的他历经世事沧桑,内心深感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的紧密联系。在这样的背景下,杜甫创作了《秋兴八首·其一》,以表达他内心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1. 主题思想
  • 《秋兴八首·其一》的主要思想线索是对故国的思念以及对唐王朝“开元全盛日”不可再来的伤感和对个人身世飘零的悲叹。通过描写深秋时节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故园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1. 艺术特色
  • 杜甫在《秋兴八首·其一》中采用即景抒怀的手法,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同时,诗中的用词精准,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

《秋兴八首·其一》不仅是杜甫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它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精湛的艺术技巧和强烈的时代感,展现了杜甫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人生命运的独特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