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山登眺

名山接灵境,白石何磊磊。
天风吹我来,苍茫俯江海。
玉简既不存,金沙谁复采。
履径草茸茸,涉岭云叆叆。
高寻神禹踪,其人邈千载。
明德无时亏,兹山亦不改。
却望东海边,麻姑披五彩。
示我虾蟆丸,挥手遥相待。
隐约金银台,神山隔尘霭。
凌风不能飞,相思撷兰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会稽山登眺》是一部反映古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感慨的文学作品。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 作者介绍:《会稽山登眺·名山接灵境》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钟渊映。钟渊映以其深邃的历史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了这首充满哲理和历史情怀的诗作。

  2. 诗句解析:诗歌开头“名山接灵境,白石何磊磊”,描绘了会稽山壮丽的自然景象,白石磊磊如同仙境一般,让人感到大自然的雄伟与美丽。接着“天风吹我来,苍茫俯江海”,则表达了诗人面对浩瀚江海时的壮志豪情。

  3. 历史背景:《会稽山登眺》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和历史的尊重与敬畏。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古代圣贤的描写,展示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宏大视角。这种视角在当时文人墨客中尤为常见,体现了他们对历史和文化传统的重视。

  4. 文学价值:《会稽山登眺》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研究清代诗歌风格和技巧的重要资料,也是探讨中国古典山水诗如何通过自然景观来表达人的情感和思想的一个典范。钟渊映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能够深刻地反映出作者的内心世界以及对世界的感悟。

《会稽山登眺》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融合了自然美、历史文化和个人情感的艺术佳作。通过深入了解这首诗及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意涵,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