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忠武墓

巳奉班师诏,空怜涅背文。
雕儿能告密,竟撼岳家军。
一纸到诏狱,双棺稿葬时。
五郎犹有子,二圣竟无儿。
公案草须有,沈冤何日伸。
东朝犹未返,遗恨贾宜人。
文臣动爱钱,武臣多惜死。
中原事可知,含冤到狱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岳忠武墓》是诗人钱大昕创作的一首诗,而与南宋时期的岳飞相关。《岳忠武墓》的创作背景、内容赏析以及历史意义等相关信息如下:

  1. 创作背景:钱大昕的《岳忠武墓》创作于清朝时期。诗中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岳飞这一民族英雄的崇敬,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忠臣烈将的历史评价和记忆。在清初时期,国家动荡不安,民族英雄的形象尤为重要,岳飞便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2. 主要内容:诗中“唾手燕云愿力坚,长城何忍一朝捐”表达了对国家忠诚和牺牲精神的赞美。“小邦誓表和亲日,大将圜扉绝命年”则描述了岳飞在面对国家危难时,坚决捍卫国家利益,最终不幸遇难的情景。诗中的这些句子反映了诗人对岳飞生平事迹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扬。

  3. 历史评价:《岳忠武墓》不仅是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是对一种精神的象征。在历史上,岳飞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赢得了后人的广泛敬仰。这首诗通过赞颂岳飞的英勇和忠诚,激励着后人继续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

《岳忠武墓》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文化的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