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 其一

天目飞来一凤皇,婆娑两翼拱钱塘。
木波去后遗踪失,犹有人称御教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毛君州宅八咏其一凤凰山》是北宋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及对生活情趣的热爱。以下是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苏辙,字子由,苏轼之弟,生于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其文学成就被后世尊为“文定”。苏辙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并称“三苏”,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领域,苏辙以其汪洋澹泊的风格闻名,与兄长苏洵、苏轼合称“三苏”,并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他的作品广泛受到后世赞誉,其诗、文均有深远影响。

  2. 诗歌原文:护国院十咏·其八·凤凰山色似晴光,半入青云两翅张。谁谓太平宁有象,峰峦犹学瑞禽翔。

  3. 诗歌赏析:《和毛君州宅八咏其一凤凰山》描绘了凤凰山的壮丽景色,通过对山峰的描述,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高度的审美追求。诗中的“山色似晴光”形容山景明净如新晨,“半入青云两翅张”则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如同展翅欲飞的凤凰。最后一句“谁谓太平宁有象”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年代仍能见到如此壮观景象的赞叹。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开阔,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苏辙的《和毛君州宅八咏其一凤凰山》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作,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以优美的文字、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感悟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