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宗谁嗣响,清绝有祇林。
水月观空悟,风幡答法音。
我来虎溪下,佛火一龛深。
不见维摩诘,悠悠访道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五宗谁嗣响,清绝有祇林。
水月观空悟,风幡答法音。
我来虎溪下,佛火一龛深。
不见维摩诘,悠悠访道心。
《过昭庆寺访哲公不遇》是诗人钱大昕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个人修行的体验。
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征,一字辛楣,号竹汀,嘉定(今属上海)人。乾隆进士,人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少詹事,旋引疾归,不复出。历主钟山、娄东、紫阳三书院,讲学著书不倦。有《潜研堂文集》。他的文学创作涉及诗歌、散文等多种形式,其中以诗著称,其作品多反映出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佛教哲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