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三日度天山作

天山五月雪光寒,款段徐行绕曲栏。
花草精神尘外长,峰峦气势画中看。
松林密布千千树,石道重回六六盘。
绝顶登临皆俯视,飞泉声出白云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五月二十三日度天山作》是清代诗人萨迎阿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天山五月的雪光与自然景色的和谐之美。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风格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1. 作者简介:萨迎阿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个人深厚的文学修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氛围。萨迎阿对大自然有着深刻的感悟,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之美,善于捕捉自然界细微的变化,用词精炼而富有画面感。
  2. 诗歌原文
    天山五月雪光寒,
    款段徐行绕曲栏。
    花草精神尘外长,
    峰峦气势画中看。
  3. 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景观。首句“天山五月雪光寒”,便勾勒出天山在初夏时节依然覆盖着皑皑白雪的景象,给人以清冷之感。接着,“款段徐行绕曲栏”则描绘了作者漫步在曲折栏杆之间,享受着山间的美景。后两句“花草精神尘外长,峰峦气势画中看”,进一步强调了天山的秀美和宏伟,仿佛置身于一幅精美的山水画中。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天山的自然风光,还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五月二十三日度天山作》不仅作为文学作品存在,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追求,还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