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五月雪光寒,款段徐行绕曲栏。
花草精神尘外长,峰峦气势画中看。
松林密布千千树,石道重回六六盘。
绝顶登临皆俯视,飞泉声出白云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五月二十三日度过天山的情景。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及译文:

  1. 天山五月雪光寒,款段徐行绕曲栏。
  • “天山”是诗中提及的具体地点,即位于中国西北部的一座高山。
  • “五月”指的是农历五月初,通常气温开始转暖,但山顶仍可能较冷。
  • “雪光”指山顶的积雪反射的光芒。
  • “款段”是指缓慢而从容地行走。
  • “徐行”即缓慢行走,形容诗人行走时的步伐。
  • “绕曲栏”是指在曲折的栏杆周围徘徊。
  1. 花草精神尘外长,峰峦气势画中看。
  • “花草”代表自然界中的植物。
  • “精神”在这里比喻花草的生长状态,不受世俗影响,保持着自然的精神面貌。
  • “尘外长”意味着花草生长得异常茂盛,似乎与尘世隔绝。
  • “峰峦”指的是山峰或山脉。
  • “气势”描述山峰的雄伟壮观。
  • “画中看”意味着山峰的壮丽景色如同画作一般,令人赞叹不已。
  1. 松林密布千千树,石道重回六六盘。
  • “松林”指的是山上密集的松树林。
  • “密布”表示松树林非常茂密。
  • “千千树”用来形容树木数量之多,仿佛每一棵树都像千棵一样。
  • “石道”是指由石头构成的山路。
  • “六六盘”指的是盘旋的山路,形状像数字“六”和“六”相乘,即“三十六”。
  1. 绝顶登临皆俯视,飞泉声出白云端。
  • “绝顶”是指山的最高点。
  • “登临”意味着攀登至山顶。
  • “皆俯视”表明从山顶上可以俯瞰四周。
  • “飞泉声出白云端”描述了泉水从高处飞泻而下的声音,仿佛来自云端之上。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天山的壮美景色。诗人通过对五月天山雪光的描写,以及花草、峰峦的细致刻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松林、石道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天山的幽静和神秘。最后,诗人以飞泉声出白云端作为收尾,强调了天山之高耸入云的特点。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