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迎阿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五月二十三日度过天山的情景。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及译文: 1. 天山五月雪光寒,款段徐行绕曲栏。 - “天山”是诗中提及的具体地点,即位于中国西北部的一座高山。 - “五月”指的是农历五月初,通常气温开始转暖,但山顶仍可能较冷。 - “雪光”指山顶的积雪反射的光芒。 - “款段”是指缓慢而从容地行走。 - “徐行”即缓慢行走,形容诗人行走时的步伐。 -
【注释】 (1)喜接次婿明古愚谊书——高兴地收到女婿明古愚的书信。 (2)又从今日向东行,恰好东风扑面迎——又从今日开始向东行进,正好是东风迎面吹来。 (3)旧迹清留葱岭雪,新年暖入玉门城——旧地的痕迹还留在葱岭之巅的白雪中,新年的暖意已经温暖了玉门关。 (4)绵绵远道归心急,漠漠平沙望眼明——漫长的道路使归乡之心急切,辽阔的沙漠上望着远方的眼睛明亮。 (5)爱婿书来先志喜
解析: 诗句解释: 1. 首句“伊吾城郭白云间” - 描述伊吾城的景色,城墙被云朵环绕,给人一种空灵和宁静的感觉。 2. 次句“千里渊泉近玉关” - 描绘了伊吾城附近有深谷中的泉水,这可能指的是一个自然景观,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距离感和深远的意境。 3. 第三句“乡信频通时慰念” - 通过频繁收到家乡的消息,使得诗人在异乡感到慰藉和安慰。 4. 第四句“宦情颇适日开颜” -
这首诗描述了哈密这个位于天山脚下的城市。首句“雄镇天山第一城”,赞美了哈密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被誉为新疆的第一大城。第二句“久储粮饷设屯营”,描绘了这个城市的物资储备充足,军备完备。第三句“路从此地分南北,官出斯途合送迎”,说明这个城市是连接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官府在这里设置了许多驿站,负责接待和送达各种使者。第四句“车马军台时转运,商民戈壁日长征”,描述了这里的交通繁忙,商贾往来不绝
【注释】 有孚:有信,有诚意。同寅协恭:同事的人同心协力,恭敬相处。和衷:和谐之心。哉:语气词,表感叹。 【赏析】 这是两行七字的对仗工整的诗,是清代甘肃藩署官厅的一副楹联。 上联“有孚在道明功也”是说,有诚信的人在道义上能明其功;下联“同寅协恭和衷哉”则是说,同僚之间要协力同心,以诚相待。上下联均是赞扬人的品质和行为。 【译文】 有了诚信就能为正义而战,你的行为就会得到人们的赞誉
黄鹤楼联 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 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 注释:黄鹤楼上,汇聚了楚地的灵气和精神。云鹤都在空中飞翔,只剩下那横笛的声音回荡。长江、汉江两大水系汇集在一起,形成了一条庞大的江河,它流向远方,永不枯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色以及长江、汉江的壮阔景象。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将楼台、云鹤、江河等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注释: 外域全归,坐揽关山皆胜地:指中国国土全部收复。外域,指境外。 上游得据,笑谈西北有高楼:指自己能控制西北地区。上游,泛指上游地区。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恢复国家统一、重振中华的豪情壮志。前两句描绘出祖国山河壮丽的大好形势。后两句则表明了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雄心壮志
【注释】 巴里坤: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海南岭北建双城:海南岭是今新疆昌吉州的南山,在天山山脉中段,北有巴里坤城,南有伊犁城。 重镇威严驻满兵:重镇,指巴里坤,位于西北边陲,战略地位重要。驻满兵,驻扎重兵。 据要更新开郡县:据要,指占据要地,即巴里坤地区。 保安依旧置屯营:保安,指保卫边疆安全,依然设置军队和营地。 天山雪冷催莲放,水府龙潜禁炮鸣:天山,指天山山脉;莲放
天山五月雪光寒,款段徐行绕曲栏。 花草精神尘外长,峰峦气势画中看。 松林密布千千树,石道重回六六盘。 绝顶登临皆俯视,飞泉声出白云端
雄镇天山第一城,久储粮饷设屯营。 路从此地分南北,官出斯途合送迎。 车马军台时转运,商民戈壁日长征。 瓜田万顷期瓜代,好向伊吾咏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