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人皆逐逐,那堪我独峨峨。
囊中鹤俸,支领本无多。
还彀今朝买酒,拍铜斗、慷慨悲歌。
渔樵友,相将把臂,同住白云坡。
谁何偏爱道,功高虎幄,才艳龙梭。
歏驹无留隙,水不停波。
任尔文经武纬,收场事、一梦南柯。
归来好,沧江醉卧,不脱钓鱼蓑。
满庭芳 其二 和东坡韵二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庭芳 其二 和东坡韵二首
《满庭芳》乃北宋词家苏轼所创,其风格豪放,意蕴深远。薛时雨则于晚清时期,效仿此作,创作了“其二”及与东坡韵的“二首”,展现了他高超的文学素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薛时雨(1818-1885),字慰农,一字澍生,晚号桑根老农。安徽全椒人。薛时雨是清代咸丰三年(1853)的进士,曾担任嘉兴知县。他在太平军起时,曾参与李鸿章的军事幕僚工作。薛时雨不仅在政治军事上有卓越的成就,他的诗词作品更是独树一帜。
薛氏之作《满庭芳》以东坡为范本,其中“归去来兮,朝衫脱却,那须带阔冠峨”等句,深得东坡之精髓。其文风豪迈而不失细腻,情感真挚而富含哲理,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薛时雨的作品不仅在形式上模仿苏轼,更在意境、情感以及表达方式上进行了创新。例如,“如何还艳羡,山中起蛰,泽畔飞梭”这一句,既表现了对自然的崇敬与热爱,又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显示了薛时雨深邃的思考和独特的视角。
薛时雨的《满庭芳》二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之星。通过对薛时雨及其《满庭芳》作品的研究,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