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剪疏风,丝丝嫩雨,做就春寒。
向吴姬垆畔,冲泥沽酒;
金阊城下,带醉呼船。
短薄祠荒,真娘墓悄,几处柴门冷衅烟。
三塘路,觉今番七里,远较从前。
黄昏直叩僧关。
借一榻安眠悟右轩。
听塔顶金铃,琤琮击碎;
楼头玉笛,宛转吹残。
搅乱乡心,惊回旅梦,晓起推窗雪满山。
凭高望,似梅花万点,开遍层峦。
沁园春 晚出金阊门,挐舟至虎邱,宿悟石轩,是夜大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沁园春·晚出金阊门,挐舟至虎邱,宿悟石轩,是夜大雪》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以写景为主,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时局的关注。
上片开头“晚出金阊门”点明时间和地点,金阊门是苏州城的一个城门,此处用“晚出”二字暗示着作者在黄昏时分离开了家乡。接着“挐舟至虎丘”,即乘坐小船来到风景秀丽的虎丘。虎丘位于苏州城西北,是一处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辛弃疾多次游览的地方。这里“挐舟”是指划船的意思,而“至”则表达了到达之意。虎丘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文人墨客常来游玩的地方。
下片开始“宿悟石轩”,这里的“悟石”是指虎丘山上的一块巨石,相传是晋代高僧慧理所刻的石头,名为“悟石”。因此,“宿悟石轩”可以理解为在这座充满历史和文化氛围的石头屋中过夜。紧接着“是夜大雪”,描绘了夜晚降临时的雪景。大雪意味着天降瑞雪,通常预示着吉祥和丰收的景象。然而,在这里,大雪也象征着政治局势的严峻和动荡不安。
这首词通过对晚出家门、乘船游历虎丘以及宿于悟石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时局的关注。同时,通过描述大雪这一自然景象,也隐喻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辛弃疾是一位爱国诗人,他的词作往往蕴含深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这首《沁园春》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