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水流云在舫主人王蕊仙诔词,石君倩作

风絮难团,波萍易碎,吴艭梦断而今。
打桨江头,十年弹指光阴。
啼莺散后垂杨老,惹词人、泪浣离襟。
更谁堪、钗语盟寒,镜约愁深。
颦眉恰似初三月,奈修娥乍见,偏促西沉。
榻雨釭花,等闲凉到鸳衾。
霜潮瘦尽鱼笺冷,怕思量、侬也难禁。
怎消它、薄劣春怀,闷损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高阳台 水流云在舫主人王蕊仙诔词,石君倩作》是一首由清代诗人萧恒贞创作的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作者背景和作品特色
  • 作者生平:萧恒贞,字子山,号秋帆,是清代著名的文人,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创作风格著称。萧恒贞的创作涉猎广泛,不仅包括诗,还包括词、文等多种形式,其中不乏传世之作。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其留下的诗文却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 作品特色:《高阳台·水流云在舫主人王蕊仙诔词,石君倩作》是其代表作之一,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景象,以及主人公王蕊仙的情感世界。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人离愁别绪的深深怀念和无尽哀思。
  1. 诗歌内容解析
  • 意象运用:诗中的“风絮”与“波萍”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风起时如絮般纷乱飘散,水面上的浮萍易碎如梦。这种描写不仅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氛围,也隐喻了主人公内心的动荡不安。
  • 情感表达:诗中“打桨江头,十年弹指光阴”透露出主人公长时间在外漂泊,无法回家的无奈与哀愁。这种时光的流逝感与主人公的孤独感相互交织,加深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人物描写:通过对王蕊仙的详细描写,诗人展现了她的温婉与多情。特别是“更谁堪、钗语盟寒,镜约愁深”一句,揭示了人物内心的孤独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
  1. 艺术手法分析
  • 象征与隐喻:《高阳台·水流云在舫主人王蕊仙诔词,石君倩作》采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手法。例如,“风絮”、“波萍”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暗喻着人物的命运波折和心灵的脆弱。
  • 节奏与韵律:这首诗的韵律安排得当,语言精炼而富有音乐性。尤其是诗句之间的停顿和押韵,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1. 文化意义与价值
  • 历史背景:清朝时期,江南地区作为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这些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 情感共鸣:这首诗通过深情的笔触触动了读者的情感,使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对于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1. 文学地位与影响
  •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萧恒贞的这首诗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高阳台·水流云在舫主人王蕊仙诔词,石君倩作》被认为是其代表作之一,深受后人推崇。
  • 对后世的影响:该作品不仅为后人提供了一种审美享受,同时也启发了后来的文人在写作上追求意境与情感的完美结合,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阳台 水流云在舫主人王蕊仙诔词,石君倩作》不仅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诗歌,更是一部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的艺术品。通过深入分析其内容、艺术手法和文化意蕴,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其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